【目的】探究避雨栽培对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南方早熟梨产区推广应用避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盛花后30、50、70、100和120d采集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模式下绿皮砂梨新品种浙梨6号叶片和果实样品,测定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以及果实糖、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相比露地栽培,避雨栽培下各时期浙梨6号果面锈斑少,果实表面光滑,可能与盛花后70~100d果皮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有关;避雨栽培增加了浙梨6号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提高了气孔导度,同时提高了成熟期(盛花后120d)浙梨6号果实总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避雨栽培浙梨6号果实高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可能分别与蔗糖合成酶(SS)和己糖激酶(HXK)的高活性相关;同时,避雨栽培成熟期(盛花后120d)浙梨6号果实苹果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可能与盛花后120d的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显著升高加速了苹果酸的降解有关。【结论】避雨栽培降低浙梨6号果实表皮木质素含量,减少锈斑形成;同时,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提高糖/酸比。总之,避雨栽培显著提升浙梨6号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