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金桃与不同雄株杂交所得F1代果实相关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不同父本对F1代雌雄比例、果实单 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颜色的影响,为猕猴桃杂交育种的父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华猕猴桃金 桃为母本,10个中华猕猴桃雄株为父本,共配置10个杂交组合。统计各杂交组合F1代雌雄性别比例,测定果实单果质 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颜色,分析各性状遗传倾向和不同组合间的差异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组合 3个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0个杂交组合的F1代雌雄性别比例均符合1∶1。10个杂交组合F1代单果质量均低 于母本,变异系数18.75%~26.00%,其中I-8和I-3组合显著高于其他大部分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9.14%~ 15.25%,只有3个组合高于母本;果肉颜色呈现黄色、黄绿色和浅绿色不同程度分离,其中I-9和I-7组合果肉黄色表型 占比最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与权重系数排序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果肉颜色。10个 组合的加权关联度排序为:I-9>I-3>I-2>I-7>I-8>I-5>I-1>I-4>I-6>I-10。【结论】F1代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和果肉颜色性状受父本影响较大,部分杂交组合间有关性状呈现显著差异,整体表现趋小倾向。综合各性状分 析结果,推断I-9、I-3和I-2组合的父本具有选育单果质量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黄色果肉猕猴桃新品种的潜力,可 作为选育中华系猕猴桃的父本库。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