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低温积累不足和异常高温是导致荔枝成花不稳定和低产的重要因素,深入开展未来气候变化对荔枝成花诱导演变趋势的预估研究有助于提前谋划选育气候适宜性品种,及时合理调整种植布局。【方法】基于连续5年物候期观测试验和CMIP6的4种气候模式平均集合,构建荔枝成花气候指数模型,评估华南区域基准期和未来时期两种气候情景下荔枝商业化种植界限和成花诱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早熟妃子笑成花诱导需冷量小,≤20℃低温可促进诱导;中晚熟紫娘喜和无核荔枝需冷量大,诱导低温需≤15℃;≥25℃高温对成花诱导有抵消作用。基于诱导积寒和有害积热构建了荔枝成花气候指数(FCI),FCI与成花率有较强相关性,可作为衡量荔枝成花难易程度的参考。基准期(1979—2014年)极端低温≥0℃的区域集中在云南南部、广西和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四川盆地,这是当前中国荔枝推广种植的主要区域,未来时期0℃分界线呈现北移,≤0℃区域的范围逐渐碎片化并缩小,SSP_585情景相比SSP_245情景演变更快,在2080年潜在种植区已覆盖除西北高海拔(纬度26.5°N,海拔1500m)外的所有区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极端高温呈显著上升趋势,SSP_585情景升温幅度明显更快,在2080年华南沿海区域极端高温普遍在27℃以上,海南西北部和南部沿海甚至逼近30℃,荔枝成花逆转风险增大。基准期成花难区域仅限于海南岛,未来时期将向更高纬度地区迁移,在SSP_585情景下,2080年和2100年成花难区域北扩面积最大,逼近北纬25°。【结论】未来气候情景下华南荔枝种植界限将向更高纬度地区扩张,低纬度沿海区域中晚熟荔枝成花稳定性将面临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