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不同施氯水平下猕猴桃植株光合、矿质元素吸收、果实产量品质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在四川省绵竹市广济镇猕猴桃果园开展两年(2022年和2023年)田间原位试验,设置0、90、180、360kg·hm-24个氯水平处理,于大果期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于收获期测定猕猴桃干物质积累量、矿质养分含量、产量、果品分级和内外在品质。【结果】与Cl-0处理相比,Cl-180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Chla)、总叶绿素(Chl)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分别提高10.73%、11.55%、4.43%;施氯显著影响叶片氮(N)、钾(K2O)、镁(Mg)、铁(Fe)含量,Cl-180处理比Cl-0处理分别高14.64%、36.27%、14.38%、42.34%;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氯量的增加,猕猴桃产量、大果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拟合得出最佳氯施用量为164.0kg·hm-2。猕猴桃干物质积累量、果实可溶性糖(SS)、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及固酸比(SSC/TA)均随施氯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Cl-0处理相比,Cl-180处理下SS、SSC、SSC/TA分别提升12.16%、12.75%、23.06%,可滴定酸(TA)含量则降低8.80%。进一步分析影响品质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Cl-180处理通过显著增加叶片Chl、N、Mg含量,显著提高了果实SSC。【结论】合理施氯可增加猕猴桃叶绿素含量并增强光合效能,促进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进一步影响果树生长及提高果实大果率、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猕猴桃适宜氯施用量为164.0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