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低需冷量种质发掘、创新与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进展

综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40多年来在桃低需冷量种质发掘、创新与利用方面的工作。(1)确立了桃需冷量的适宜评价模式,明确了我国不同生态型、不同品种群的桃品种需冷量分布范围,阐明了低需冷量种质的遗传特点和主要生物学特点,提出了利用降低品种需冷量、缩短童期、提高早期丰产性的育种理论。(2)首次收集、引进、发掘低需冷量桃优异种质30份;开发了500 h为分界线的需冷量分子鉴定标记,准确率92.2

详细...

基于质构仪与电子舌的甜柿口感品质综合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甜柿种质的质地及滋味特征,比较甜柿口感的差异,建立甜柿口感品质量化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份甜柿种质为试材,应用质构仪和电子舌对其进行质地及滋味测定,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甜柿样品口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名;并对甜柿口感进行感官品评,结合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建立甜柿口感评价预测模型。【结果】甜柿口感指标组成复杂多样,测定的11项评价指标均在种质间存在差

详细...

外源褪黑素对葡萄常温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明确褪黑素对鲜食葡萄常温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50、100、200和500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浸泡0.5 h,自然晾干并用PE保鲜袋扎口包装,置于温度(25±0.5)℃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贮藏28 d,测定了葡萄的失重率、落粒率、腐烂率、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采后贮藏品质以及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

详细...

桑椹肥大型菌核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目的】桑椹肥大型菌核病是由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引起的果桑毁灭性病害,通过研究拟采取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安全有效控制该病害。【方法】测定了13种不同药剂对桑实杯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2年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和不同防治时期对防治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同时比较了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常用生防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50

详细...

外源甜菜碱提高苹果对炭疽叶枯病的抗病性

【目的】探讨外源喷施甜菜碱(GB)对苹果炭疽叶枯病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以苹果嘎拉-3(GL-3)组培生根幼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喷施GB处理组(0、1、2、4、6 mmol·L-1),通过对接种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叶片的病斑面积、相对电导率(REC)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等指标的分析,筛选出外源喷施GB的最适浓度。随后通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和氨基酸含量以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

详细...
共5 页 页次:2/5 页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