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我国第一大落叶果树,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生产上,富士系列晚熟品种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占据主导位置,造成品种单一、综合品质下降、管理成本增高、经济效益较低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1-3]。因此,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颜色多样化、风味特色化、管理省力化、成熟期差异化成为品种选育的重要方向。
青研翠的亲本为名月×藤木1号,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在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北宅基地进行人工杂交,采用人工授粉和套袋隔离,待9月下旬取得杂交种子并冷藏保存。2010 年3 月30日,将杂交种498粒播种于苹果杂交资源圃中,获得杂交实生苗472 株。2010—2015 年间,对杂种实生苗植株和果实性状进行全面鉴定与评估。2015年8月,选出优良单株,其中把一株早熟、抗病性强、果实综合品质优良的单株编号为“10-1-1”。于2015年秋嫁接扩繁50 余株,并对其树体生长发育状况、开花结果习性及抗病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2016年在北宅基地进行高接繁育,以观察其在不同繁育方式下的性状表现稳定性。2016—2019年间,分别在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临沂市沂水县等多点布点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一致且稳定。
综合结果表明,“10-1-1”综合性状优良,特色明显,命名为青研翠(图1)。2019 年11 月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24年12月获得授权(品种权号:CNA20191006379,自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63号)。
图1 早熟绿色苹果新品种青研翠
Fig.1 The new early-ripening and green apple cultivar Qingyancui
青研翠树势健壮,树姿开张,树枝灰绿色,以中果枝结果为主,自花结实率高,无需配备授粉树。1年生苗株高30.9 cm,节间中长,平均长度2.35 cm,皮孔中多,椭圆形,中密,中大。花浅粉红色,花期较早,花瓣分离、卵圆形。叶片中长,平展较厚,叶缘钝齿状。
早果丰产性极好,无大小年现象,4年生树产量1.13 t·hm-2。果实为卵圆形,大小中等,平均单果质量165 g,果形指数0.87。果面呈绿色,光洁,无锈,果肉黄白色,多汁,肉质脆、酸甜可口,风味较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6%~16.4%,可滴定酸含量0.82%,果实平均去皮硬度6.12 kg·cm-2。常温下存储15 d后,果肉松软。
青岛地区同一栽培管理条件下的青研翠与亲本名月、藤木1 号及对照品种辽伏的果实综合性状如表1所示。
表1 青研翠与亲本及同类品种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Table 1 Comparion of economic characters among Qingyancui,its parents and Liaofu
?
抗病性极强,叶部病害中褐斑病、轮纹病和炭疽叶枯病发病率均为0%,果实病害中炭疽病、轮纹病、黑点病发病率均为0%。生产的中早熟主栽品种嘎拉、名月等在8月份易感染炭疽叶枯病,落叶率超过80%,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青研翠表现出对炭疽叶枯病的高抗性,能够有效地缓解中早熟品种这一生产问题。
青岛地区3月底萌芽,4月7日左右初花,4月20日左右谢花坐果,8 月上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10~120 d,无采前落果现象,11 月中下旬落叶。成熟期比母本名月早一个半月左右,比父本藤木1 号晚半个月左右。
种苗繁育采用嫁接的方式。育苗地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透气性良好的壤砂土或壤土,接穗需采自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树。该品种与CG80、M26等矮化中间砧亲和良好,与八棱海棠、琴星海棠、青砧系列自根砧亲和性良好。3—4月嫁接,12 d后去封膜,其间2~3 d抹除萌蘖1次。
挖定植沟宽1 m,深80 cm,回填时生土在上,熟土在下,整修定植沟,形成高20 cm宽垄。栽植时将苗放于定植穴中央,根系平展于定植穴内,随后边填土边提苗,埋土深度至中间砧1/2处,压实土壤,灌水沉实。
秋栽或春栽均可,以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定植为宜。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树形和管理水平而定,提倡宽行密植,株行距以(2.5~3.0)m×(4~5)m 为宜。该品种自花结实率高于80%,无需单独配置授粉树。
3.3.1 土壤管理 应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改土,土壤有效土层应在0.6 m以上,通气情况良好,改土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宜。采用行间自然生草或种植禾本科、豆科植物,如鼠茅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草高度控制在30 cm 以内,适时刈割,每年刈割3~4次,可直接覆盖于行间或树盘。
3.3.2 施肥 根据苹果树的树龄树势、生长周期、土壤条件、树体需肥规律等情况,以有机肥为主,充分补充Ca、Mg、B、Zn等中微量元素,适当补充菌剂肥料。
基肥的施用要求采收后60 d内完成,离树干2 m左右,或者树冠投影2/3 处,挖60~70 cm 深,长宽50 cm×40 cm的肥穴,10年树龄以上挖4个肥穴,10年树龄以下挖2个肥穴。每株用量:40 kg海洋生物功能肥(或其他优质有机肥)+10 kg 风化砂+3 kg 粉碎玉米芯。
在果实膨大期追施含磷钾的水溶肥,每666.7 m2用5~6 kg。根据果实大小喷施含Ca、Mg、B、Zn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3~4次。
3.3.3 水分管理 灌水时期根据土壤墒情、苹果树需水特性而定,通常包括萌芽水、花后水、膨果水、封冻水等4次关键水,田间最大持水量宜保持在60%~80%。宜采用滴灌灌水。当多雨季节或果园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清淤,疏通排灌系统,利用沟渠及时排水。
青研翠易成花、好管理。以疏花为主,疏果为辅,盛果期结果枝每15~20 cm留1个果,每666.7 m2留果数1.5 万~2 万个。需要注意花期防冻,监测气温变化。气温接近0 ℃时宜采用果园熏烟、花前灌水延迟开花或喷布萘乙酸甲盐、海藻多糖、碧护等措施预防。
由于青研翠树姿开张、早果丰产性较好,修剪管理应多注意枝组的更新,夏季可适当摘心,冬季修剪注意保证内膛通风透光,树形采用细长纺锤形。
幼树以培养树体骨干枝为主,对主干70 cm 以下枝条全部疏除,对直径超过着生部位中干1/2 的主枝疏除或集中短截。对侧枝及辅养枝延长头上的竞争枝、轮生枝和对生枝一律疏除,保持单轴延伸,延长头不短截。成龄树注重改善光照条件和更新复壮,及时疏除树冠外围和中上部过密枝条、枯死枝、细弱枝、下垂枝和病虫枝。疏除过大的辅养枝。回缩较大枝组,改造为小型结果枝组。疏除过密枝组,选留粗度适中发育良好的枝组。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注意休眠期清园,结合冬剪,及时清理果园中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组织,减少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
多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防控部分病虫害。在果园行间,距离树体0.5~1 m 之间,种植驱虫植物(菊科),如万寿菊、孔雀草等,植株高度控制在25 cm以内。同时配合复合迷向剂和性诱剂的使用,每666.7 m2放置4~6个诱捕器,并及时更换性诱芯。果园四周距果园5 m内种植蜜源植物,如蛇床子、泥胡菜、土荆芥等。充分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的虫口密度,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阈值以下。
另外不套袋栽培模式下要求采收前30 d严禁使用任何杀虫剂,采果前20 d禁止使用任何杀菌剂。
青研翠适应性强,适栽范围广,山地、丘陵地、平地均可栽培。
[1] 陈学森,王楠,彭福田,毛志泉,尹承苗,姜远茂,葛顺峰,胡大刚,李媛媛,杜远鹏,姚玉新,张宗营.中国重要落叶果树果实品质和熟期育种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24,51(1):8-26.CHEN Xuesen,WANG Nan,PENG Futian,MAO Zhiquan,YIN Chengmiao,JIANG Yuanmao,GE Shunfeng,HU Dagang,LI Yuanyuan,DU Yuanpeng,YAO Yuxin,ZHANG Zongying. Advances in quality and maturity breeding of important deciduous fruit trees in China[J].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24,51(1):8-26.
[2] 王力荣,吴金龙. 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70年[J].园艺学报,2021,48(4):749-758.WANG Lirong,WU Jinlong. Review for the research of fruit tree germplasm and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in the past seven decades in China[J].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21,48(4):749-758.
[3] 马锋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现状、问题与出路[J].落叶果树,2023,55(4):1-4.MA Fengwang.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pple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solutions[J].Deciduous Fruits,2023,55(4):1-4.
Breeding report a new early-ripening green apple cultivar Qingyancui